这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环环相扣,核心思路是:安全 > 效果 > 省煤。
一、 核心设计:系统形式是基础
对于三层楼,传统的“重力循环”(靠热水自己往上走)基本是行不通的。必须采用 “强制循环系统” ,也就是一定要加装循环水泵。
-
为什么? 三层楼高差大,管道长,阻力非常大。靠冷热水的自然循环压力根本无法推动水流顺畅地上下三层,结果就是一楼滚烫、二楼温乎、三楼冰凉。水泵的作用就是“推着”热水走,克服阻力,确保每一层的暖气片都能热起来。
-
水泵放在哪? 通常安装在锅炉的回水管上(锅炉出水先往上走,最后通过回水回到锅炉,水泵负责“抽”回水)。这样安装对水泵的寿命好,承受的温度也低一些。
二、 热源(锅炉)设计与安装:安全第一
-
锅炉功率(大小):宁大勿小。功率买小了,再烧也不热,还费煤。一个非常粗糙的估算:考虑到农村房屋保温普遍一般,可以按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150瓦(W) 的热量来算。比如300平方米的三层楼,至少需要选择一台 45千瓦(kW) 以上的锅炉。最好咨询有经验的老师傅。
-
锅炉位置:这是重中之重!
-
必须独立:绝对不可以安装在居住的房间里!必须有一个单独的锅炉房,最好是厢房或者紧邻主房但完全独立的房间。
-
通风是命:锅炉房必须通风良好,墙上最好有百叶窗,保证燃烧有充足氧气,更重要的是防止煤气(一氧化碳)聚集。
-
烟囱是魂:烟囱安装决定抽力和安全。必须垂直向上,穿出屋顶,并且出口要高出屋脊至少0.5米。接口要密封好,防止烟泄漏到屋里。抽力不好会倒烟,非常危险。
-
三、 散热器(暖气片)与管道设计:平衡是关键
-
散热器配置:
-
材质:推荐使用钢制暖气片或铜铝复合暖气片,散热量大,重量相对轻,适合楼房安装。
-
数量:“窗下优先,宁多勿少”。计算每个房间的需求(考虑朝向、大小),散热器首先要放在窗户下面,这能直接加热从窗户渗入的冷空气,形成热屏障,屋里感觉最舒服。数量宁可多一点,否则房间温度上不去。
-
-
管道系统:
-
布局方式:强烈推荐 “同程并联” 方式。简单说,就是让热水流经每一组暖气片所走的“管道总长度”几乎一样。这样才能保证所有暖气片基本同时热,热度均匀,避免“近热远冷”。
-
管材:现在多用PPR热水管,热熔连接,不易漏水。主管道要比分支粗。
-
关键配件:
-
膨胀水箱:必须安装!水加热会膨胀,这个水箱就是用来容纳膨胀出来的水,防止系统压力过高爆管。
-
排气阀:在系统最高点和每组暖气片上端都要装,用于排除空气(气堵了就不热)。
-
-
四、 安装与使用:细节决定成败
-
安装施工:
-
找专业师傅:这钱不能省。必须找有经验的水暖工,他们懂坡度、懂固定、懂连接。
-
打压测试:系统装好后,必须做打压试验!用打压泵给系统打上6-8公斤压力,保持一段时间,检查所有接口是否漏水的唯一方法。没这一步,绝不能验收。
-
-
日常使用与维护:
-
防气堵:每年刚开始烧时,要反复给暖气片排气,直到排出的全是水没有“呲呲”声为止。
-
防冻:冬天如果长时间没人住,必须把系统里的水全部放空!否则一定会冻裂,损失巨大。
-
维护:系统里的水不要频繁更换,最好“满水保养”,能减少内部腐蚀。隔几年可以找专业人员清洗一下系统内的水垢。
-
总结与强烈建议
给您设计一个最核心的框架:
-
系统选择:强制循环系统(带水泵) + 同程并联。
-
锅炉:45kW以上,放置在独立、通风的锅炉房,烟囱高出屋脊。
-
散热器:钢制或铜铝复合,优先装在窗户下,数量算足。
-
安全:打压测试必须做,锅炉房严禁住人,强烈建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!
最后,这套系统比较复杂,强烈建议您请一位靠谱的、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现场勘测后设计安装。他可以根据您房子的具体结构、朝向、保温情况给出最合适的方案,这是网上任何建议都无法替代的。